專案企劃

內藏玄機 不單單只是緊身褲 Mizuno BG 9000

發表於 2015/11/26 42,563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圖片來源:osaru)

伊坂幸太郎《砂漠》一書中提到,雷蒙斯合唱團(Ramones)主唱喬伊.雷蒙(Joey Ramone)曾這麼說:「想要長久持續樂團活動?那就不要在舞台上亂動!」

若改為跑步來做比喻的話,「想要一路持續跑到終點?」關鍵就在「支撐肌肉不要亂動!

(圖片來源:osaru)

以馬拉松跑者來說,比賽時雙腿肌肉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堆積與疲勞感,對體力已經是極大的消耗了。如果雙腿肌肉再因為沒有獲得適當的支撐而晃動,就更容易造成無謂的體力消耗。

影響所及,不是比賽後半段配速無法維持,就是走走停停,再不就是舉步維艱、鐵腿抽筋。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緊身褲廣受跑者們所採用的原因。

(圖片來源:osaru)

提到緊身褲,常有跑者以為一定要有緊繃感才是有壓縮與支撐的效果。卻不知過度的壓縮可能變成壓迫,反而限制肌肉的正常活動。其實,最主要的功能應該是著重在對肌肉的「支撐」與「調節」。

 讓 BG 9000 告訴你,光靠壓縮其實是不夠的!
來自日本知名運動大廠 Mizuno 的「BIO GEAR」機能裝備品牌,一直以來即致力於透過生物力學及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來設計開發適合運動穿著的專業機能緊身褲。

(圖片來源:Mizuno)

從訴求絕對安定性的 BG 8000 II、輕量無壓迫的 BG 9000,到兼具活動性及日常穿著的 BG 3000 R,BIO GEAR 透過專業的加壓與支撐設計,針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撐及防護,讓運動中的肌肉能夠獲得完整的支撐,避免因肌肉振動而影響運動表現。

(圖片來源:osaru)

筆者這次實測的 Mizuno BG 9000,是 BG 8000 EX 的後繼版本。除了延續前代 BG 8000 EX 深受跑者好評的「輕量」與「支撐」,BG 9000 具有更好的包覆性,再加上輕量化的設計,使 BG 9000 能提供運動中的身體更佳、更完美的支撐,並同時保持機動與靈活性,提高身體運動的效率。

其實,對於 Mizuno BIO GEAR 筆者並不陌生,因為個人的第一件緊身褲就是陪伴筆者完成初馬的 BG 8000 Semi-Long,因此對於 BIO GEAR 所提供的支撐及機能輔助,一直有不錯的印象及使用經驗。

(圖片來源:osaru)

歷代 BIO GEAR 的緊身褲,很著重在對腰部及骨盆的支撐,因為長跑運動對於核心肌群能量的消耗並不亞於雙腿的做功,所以當距離、時間一拉長,而平日又疏於核心肌群的鍛練,伴隨而來的腰痠背痛,對跑者跑姿的影響就會很明顯。

(圖片來源:osaru)

新一代 Mizuno BG 9000 也不例外,承繼了 BIO GEAR 的設計概念,透過高腰的設計,從腰部及骨盆開始即提供身體核心的支撐,穩定運動中的身體與步伐,讓跑者能夠長時間維持跑姿不潰散。

 有壓力的支撐,無壓迫的動能展現 
大腿的股四頭肌,往上承接了身體核心肌群,往下則是負擔跑步時抬腿、後蹬所必需的動能。處在這麼一個關鍵的樞鈕位置,若沒有獲得完善的支撐,將肌肉集中穩定,便會成為最容易無謂消耗肌力的部位。

(圖片來源:osaru)

Mizuno BG 9000 由大腿二側進行支撐,讓肌肉能夠集中施力,並有效抑制肌肉的振動,避免肌肉無謂的負擔。透過壓力的設計,亦能加速代謝以減緩乳酸堆積,讓肌肉能夠快速恢復,對於賽後舒緩肌肉的疲勞亦有幫助。

(圖片來源:osaru)

此外,BG 9000 的無壓迫感(No-Stress)設計,在完整包覆支撐肌肉的同時,卻不會影響肌肉的運動,讓肌力更容易發揮,長時間維持動能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讓膝力更加犀利 
相信跑者朋友們或多或少都聽過 ITBS 這個名詞。ITBS 是「骼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的縮寫,也就是被喻為是跑者惡夢,俗稱的「跑者膝」。

(圖片來源:SynergySportsCare

ITB(骼脛束-Iliotibial Band)是一條自臀部與大腿連接處開始,一直到膝蓋外側的韌帶。

(圖片來源:PhysioRoom

當雙腿膝蓋因長時間彎曲伸直,骼脛束不斷與膝蓋外側的股骨外上髁摩擦,膝蓋外側就會因此感到疼痛。由於特別容易發生在長距離跑者的身上,因此才有「跑者膝」的別稱。為了預防 ITBS 發生,除了平常肌力的訓練之外,很多跑者也會使用護膝來加強膝蓋二側的防護。

(圖片來源:osaru)

Mizuno BG 9000 在雙腿膝蓋的部分提供了支撐,從下圖左可以發現,BG 9000 沿著膝蓋二側肌肉的走向,提供強化肌力與支撐的功能,這與使用肌內效貼布有著相同的原理。

藉由穩定膝蓋關節的運動,降低長跑所帶來的膝蓋疼痛,預防 ITBS 的發生,且有助於防止因雙腿左右晃動或扭轉,在著地瞬間對膝蓋關節所產生的衝擊。給合前面提到的 BG 9000 對骨盆的支撐,能減少 ITB 上端與臀部的痠痛。

(圖片來源:osaru)

 壓力由下而上,支撐小腿不鐵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個經驗,好不容易熬過了「30 公里撞牆期」,卻在最後不到 5 公里時發生抽筋,而不得不停下來做伸展舒緩的經驗?雖然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是我有!

(圖片來源:osaru)

經歷過的人(沒有的話當然是最好不過了)都知道那種感受,因此很多跑者會選擇穿戴小腿套來預防抽筋的發生。不過,普遍有個迷思會認為只要緊束小腿,就能防止跑步時抽筋,其實這並不是正確的觀念。


(圖片來源:osaru)
 
Mizuno BG 9000 透過由下而上的壓力設計,加強血液循環避免乳酸向下堆積,才能在正確的防護之下,保持肌肉的彈性及運動,減緩肌肉疲勞感,避免比賽後半抽筋、鐵腿的現象。

 輕量化立體剪裁,「反正」皆行 
Mizuno BG 9000 的「Dynamation Fit」立體機能剪裁,緊密支撐雙腿肌肉而不會感到緊繃,這也是 BG 9000 徹底實現「No-Stress」的設計概念。搭配使用更輕量化的機能素材,較前代 BG 8000 EX 減少了 14% 的重量,並具有 UPF 50 的防曬係數,有效隔離紫外線造成的傷害。

(圖片來源:osaru)

Mizuno BG 9000 的下擺採用不車縫設計,除了更能貼合皮膚之外,也能避免一般使用拉鍊設計的緊身褲在穿著時與皮膚摩擦所發生磨破皮的現象,讓跑者更能自由伸展。

另外,二面皆可穿著的設計概念,更是此次 Mizuno BG 9000 在設計上的一大創新。

(圖片來源:osaru)

以筆者這次測試的 Mizuno BG 9000 男版為例,正反二面為「黑與藍」的配色;而女版的 BG 9000 則是採用「黑與粉紅」的配色,讓跑者在穿搭上更具變化也更有時尚感。

(圖片來源:Mizuno)

 實穿體驗 1 
公園試 RUN 
穿上 Mizuno BG 9000 的第一個感覺是包覆性很好,腿部的肌群很明顯地獲得支撐與集中。相較之前穿著 BG 8000 的經驗,BG 9000 整體的支撐度更完整,能減少跑步時腿部肌肉的振動。

(圖片來源:osaru)

於試跑前進行伸展運動時,肌肉的施力都能夠充分獲得伸展,並不會有緊繃侷促的感覺,且由於肌肉獲得集中,讓運動前的熱身變得更有效率,也讓伸展之後的肌肉能夠蓄勢待發,展現即戰力。

 實穿體驗 2 
全程馬拉松實戰測試 
拿到 Mizuno BG 9000 進行實測的期間,筆者剛好要參加一場在台南的馬拉松賽事,所以決定穿著 BG 9000 參加,順便做全馬實戰測試。


(圖片來源:osaru)

因為筆者打算在比賽時穿著 BG 9000 藍色這一面,所以特地帶這雙有著同樣色系,目前已從現役跑鞋中退役的「Mizuno Wave Spacer AR4」,也因此特別有一種再度與老戰友上戰場的懷念感!

(圖片來源:賽事主辦單位)

有句話說「馬拉松其實是 30 公里的熱身,再加上 12 公里的比賽」,也就是說全馬的勝負其實是在 30 公里之後才正式開始。抱著 SUB 4 的決心,去程半馬時間控制在 1 小時 55 分內完成;折返後,回程在濱海公路感覺有點逆風,好在一直到進入 30 公里時,在速度上也都能維持。

這天雖然是陰天,但南部的氣溫還是在 27 度左右,Mizuno BG 9000 的機能材質,發揮了極佳的散熱及排汗功能,也因為散熱得宜,褲檔不會感到悶熱,減少跑者高溫燒檔的發生。

30-35 公里,因為 BG 9000 對骨盆的支撐性很好,能夠維持跑姿及體態,不會因長時間跑步而潰散,如此一來也能避免跑久之後的腰痠現象。


(圖片來源:osaru)

且透過由下而上的壓力,減緩雙腿因為運動產生的乳酸堆積,讓 35 公里前後,筆者的雙腿還能維持前進的動能,特別是大腿肌肉二側的支撐,以往常在最後 10 公里感覺到肌肉疲勞緊繃的現象,在這次比賽中並沒有發生,這應該歸功於 BG 9000 對延緩肌肉疲勞的效果。

(圖片來源:osaru)

眼看有機會可以 SUB 4 了,但最後的 7 公里一共停了 3 次紅綠燈(主辦單位的交管顯然做得不是很好),最後只能以 4 小時 03 分 40 秒完賽,感覺有點可惜!


(圖片來源:osaru)
 
完賽之後,Mizuno BG 9000 的壓力及調節設計,快速舒緩比賽後的肌肉疲勞,讓筆者在跑完全程馬拉松之後的隔天還是能夠正常走路!

 實穿體驗 3 
風櫃嘴山路半馬跑 22.2 km 
跑完全馬的隔週週日,剛好是節氣的「立冬」,筆者跑了一趟山路半馬訓練。路線是從內湖碧山路經過碧山巖到風櫃嘴涼亭再原路折返。因為是山路訓練,所以能測試 BG 9000 對膝蓋二側的支撐!

(圖片來源:osaru)

去程的 11 公里,因為幾乎是全是上坡,所以沒有停下腳步拍照,花了約 1 小時 15 分直接攻頂。BG 9000 的支撐,讓腿部肌肉不會隨著運動而振動,減少許多上山時的肌力負擔,而且肌肉因為有了支撐,跑姿便得以長時間維持穩定。


(圖片來源:osaru)
 
雖然不是第一次上來風櫃嘴,也不是第一次跑上來,但每次來到風櫃嘴涼亭,都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感動,我想這也是風櫃嘴一直被跑者車友們視為台北第一名坡的原因吧!

儘管這天是立冬,但氣溫卻熱得和夏天沒二樣!跑到山上全身都汗濕了。BG 9000 的機能素材因為緊貼皮膚,能快速吸收激烈運動時的大量汗水,並將汗水排出體外,常保肌膚乾爽,也不會讓汗水沿著雙腳流到鞋襪,讓腳底因濕熱而摩擦起水泡。

(圖片來源:osaru)

回程一路下坡,對膝蓋其實是一場考驗!前面提到 BG 9000 針對膝蓋部分提供了強化肌力與支撐的功能,能穩定膝蓋關節,降低因持續下坡的重力衝擊,所造成的膝蓋疼痛,進而預防 ITBS 的發生,再加上腰部骨盆的支撐,構成完整的防護!

(圖片來源:osaru)

 實穿體驗 4 
2015 Mizuno 接力賽-第 5 區 6.8 km 
今年筆者和公司同事第一次組隊參加 2015 Mizuno 馬拉松接力賽,負責第 5 區「交通部麟山鼻遊憩區-石門洞」6.8 公里的這段棒次。


(圖片來源:osaru)

不同於馬拉松,接力賽是短距離快速衝刺的跑步型態,因此更需要穩定快速運動的雙腿肌肉,讓動力更集中,如此才不致於消耗無謂的肌力。

對速度不快、肌耐力又很勉強的筆者來說,Mizuno BG 9000 能支撐並調節大腿肌肉維持穩定的運動,使肌肉能集中施力,這對於短距離的接力賽衝刺,更是分秒必爭的關鍵!


(圖片來源:osaru)

2015/11/15 這天清晨天未亮,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卻是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各區完成檢錄之後便和同事各自上接駁車,前往各個接力區。

有一位同事利用搭接駁車前的空檔,到會場去體驗肌內效貼紮的服務,這與 BG 9000 的支撐與穩定肌肉的效果是同樣的道理。畢竟在分秒必爭的馬拉松選力賽,配速相較馬拉松,是以更快的速度做短時間的衝刺,肌力也就必須更集中的輸出!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輪到這次負責第 5 區的筆者出發,先是一段大約 400 公尺的上坡。因為剛起步又遇到上坡,一開始可以說就是一大挑戰。但想到前面每一位同事也是拚了命地將接力帶交到我手上,怎麼可以讓下一棒的同事等太久?咬著牙往上衝的過程,BG 9000 發揮了極佳的支撐,讓筆者能克服折返前的長上坡。

不過,過了折返挑戰卻是絲毫未減,前一天看了官網 facebook 的賽前氣象預告,比賽當天因東北季風影響,第 5、6、7 棒幾乎是逆風,果不其然,這段賽道本來坡就多,加上逆風且距離又長,可以說是更具有挑戰性!


(圖片來源:osaru)

BG 9000 由下而上的壓力設計,加強腿部的代謝循環,讓乳酸不易堆積,也讓肌肉疲勞能夠延遲發生。對一方面要顧配速又要克服逆風與上坡的筆者來說,確實是能否順利完成責任區的關鍵!

(圖片來源:osaru)
 
最後,筆者順利在賽前設定的 33 分內完成第 5 區的 6.8 公里,將接力帶傳遞給下一棒同事,並且完成這次 Mizuno BG 9000 的馬拉松接力賽實測!

 整理與總結 
最後整理以下幾個 Mizuno BG 9000 的產品特性:

支撐骨盤與腰部,穩定跑姿不潰散。
支撐與調節大腿肌肉,有效抑制肌肉振動。
加強膝蓋二側支撐,防止骼脛束摩擦疼痛。
由下而上的壓力支撐,避免乳酸堆積。
下擺不車縫設計,與肌膚有更好的貼合。
輕量化立體剪裁,較 BG 8000 EX 減少 14% 的重量。
機能素材,散熱更快,具有更好的吸濕排汗性效果。
防曬係數 UPF 50,避免紫外線傷害。

(圖片來源:osaru)

如果將人生比喻為是一場馬拉松比賽,一路上因為有家人與親友的支持,讓我們能以穩健的腳步,一路朝著夢想持續前進。Mizuno BG 9000 就如同賽道上不斷提供跑者支撐的夥伴,也守護著跑者前進的步伐,集中動能持續邁向終點線!

年底的重點賽事陸續登場,想要在今年封年前挑戰個人初馬、初半馬,或是個人 PB 的跑者朋友們,Mizuno BG 9000 讓你在創造記錄的賽道上不再感到孤單!Keep Running


以上文章由 MIZUNO 贊助刊出。


*跑步產品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